全球热点!中国天眼FAST发现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系统 为经典双星演化理论提供关键证据
(相关资料图)
北京时间2023年6月21日,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》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。该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名为PSRJ1953+1844(M71E)的双星,其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,是目前发现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。该发现填补了蜘蛛类脉冲星系统演化模型中缺失的一环。
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FAST核心科学目标。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,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,周期在1.4毫秒到23秒之间。被称为“毫秒脉冲星”的短周期脉冲星,可以与地球上最好的原子钟相媲美。
天文观测已经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,和其它恒星一起绕转。按照已有的天体物理学模型:如果两颗星的距离很近,脉冲星会吞掉身旁这颗恒星的物质,并使自身越转越快。因恒星初始质量较大,随着脉冲星蚕食恒星,两颗星的距离越靠越近,相互绕转速度也越来越快;随着双星系统演化,恒星被大量蚕食后质量变小,脉冲星难以继续吸积并把恒星推开,其相互绕转的速度也就变慢。因为这种行为类似自然界中雌蜘蛛吞食雄蜘蛛供养自身的行为,天文学家就以两种蜘蛛的名字红背与黑寡妇来命名这此类天体,统称为蜘蛛类脉冲星。
从“红背”到“黑寡妇”脉冲星-恒星系统的演化过程可长达数亿年。此前天文学界仅探测到分别处于“红背”与“黑寡妇”状态的系统,但并未发现这二者演化的中间状态。原因是在此阶段的脉冲星轨道周期非常短、两个星的距离非常近,对观测提出了极大的挑战。因此蜘蛛类脉冲星从“红背”向“黑寡妇”系统的演化理论尚未完全证实。
借助中国天眼FAST的超高灵敏度和极强探测能力,这一演化路径得到证实。研究团队使用FAST探测到M71E双星系统,长期观测后确定这一系统两颗星绕转一周的时间仅为53分钟,是目前已发现的绕转速度最快蜘蛛脉冲星系统。被确定为是处于红背到黑寡妇系统演化过程的中间状态,填补了蜘蛛脉冲星演化理论的缺失环节。同时,该双星系统轨道面近乎朝向地球、极为罕见,期待进一步研究有更多发现。
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、研究员沈志强认为这次在球状星团M71中发现迄今为止轨道周期不到一小时的自转周期为4.44毫秒的脉冲星,实属罕见。“这是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方面的一个突破,直接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理论所预言的演化中间态脉冲双星的存在。同时,这也再次展示了FAST超高灵敏度优势所蕴含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的潜力。”
《自然》期刊审稿人评价该成果为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脉冲星双星系统;这个发现使得脉冲星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最短记录缩短约30%,预示着蜘蛛类脉冲星演化中存在新的未知过程。
此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“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”计划支持,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、面上项目、联合基金、青年基金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资助。
来源:人民日报
责任编辑:
关键词:
相关新闻
- 全球热点!中国天眼FAST发现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系统 为经典双星演化理论提供关键证据
- 夏日热浪全面来袭! 软饮、空调迎销售旺季 农作物与肉价有望上行_最新
- 当前要闻:印度版钢铁侠有多强_三个版本的钢铁侠
- 高端装备中心北金村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节”“端午送鸡蛋,情暖老人心”活动|当前观察
- miss white怎么读英语语音(miss white)
- 一封感谢信迎来一场“双向奔赴” “小鲍同学”请查收青滨附院的回信
- 第7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拟资助名单公示
- 滚动:甘肃泾川县气象局长被举报与他人妻子有不正当关系,纪检组回应
- 投资策略转变为进攻 软银孙正义称ChatGPT令人兴奋
- 环球关注:骁龙8+加速清仓,2K曲屏+徕卡影像+120W闪充,现在还值得购买吗?
- 寓意好的科技公司名称 寓意兴旺的科技公司名字
- 世界焦点!端午期间江门天气如何?速看!附出行避堵攻略
- 全球观热点:“梅”好夏日送惠“降温” 怀化市旅游金三角(夏季)文旅大集在洪江市启幕
- 世界速读:杭州灵活就业社保多少钱一个月 2023年杭州灵活就业社保缴费标准
- 格栅/灯组有变化 新款福特F-150猛禽谍照曝光 还是3.5T V6发动机-环球热点评
- 哈尔滨机场端午小长假预计运送旅客17万人次
- qq三国答题器手机版_如何使用小百科QQ三国答题器?|世界聚焦
- 当前观点:什么叫二次供水设施改造_什么叫二次供水
- 环球即时看!大众高尔夫 R 凭借 Delta4x4 的 Tune 从 Hot Hatch 变成了 Overlander
- 世界视讯!怀疑与学问阅读题及答案10篇_怀疑与学问阅读题及答案
-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_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及翻译
- 杭州东站今天有点挤!去上海、南京还有余票,你买到了吗?
- 工信部:支持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
- 我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已达4万余家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