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寻味中华|饮食】腌笃鲜:食过方知春之味
中新社上海5月9日电 题:腌笃鲜:食过方知春之味
中新社记者 许婧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春末夏初,不少沪人会用一锅地道的上海风味汤菜——腌笃鲜,留住春天的鲜香滋味。
在上海人的饮食文化版图中,竹笋是重要部分。小小一颗笋,能变幻出千百种烹饪方式和吃法,最鲜美的当属“腌笃鲜”。
供职于上海杉达学院的台籍教师曾泰元是位上海女婿,喜欢大陆的各种美食。常吃的本帮菜里,他最为中意的就有腌笃鲜,“简单又好吃”。
腌笃鲜是江南一带的应时菜,也是上海本帮菜里最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。据《上海文化源流词典》记载,竹笋腌鲜又称腌笃鲜,原流传江南农村,上海开埠后也成为市民喜食的美味。
腌笃鲜,上海话发音是“一独西”,三个字各有含义。“腌”,指腌制过的咸肉或火腿,冬季里上海人都会腌制咸肉供来年开春食用;“笃”,是上海话的象声词,本身有加厚、增厚的意思,在这里指“小火慢炖”,在上海话里类似于“熬”;“鲜”,就是新鲜的肉类(五花肉、排骨、鸡、蹄髈等)和新鲜的竹笋。
清代书画家、扬州八怪之首金农有一首诗“夜打春雷第一声,满山新笋玉棱棱;买来配煮花猪肉,不问厨娘问老僧”,腌笃鲜的做法和滋味跃然纸上。
在上海,家家户户都会烹制这锅“鲜得来眉毛也要落脱勒”的腌笃鲜。上海姑娘程雪尔还记得,“阿拉小辰光,一到春季,外婆总会煨上一锅腌笃鲜,走到弄堂口,就能闻到那股香气,仿佛看到新鲜的竹笋在灶头上,鲜得很,是春天的味道。”
如今,她也像外婆一样,用去年冬季自家腌制的咸肉,再精心挑选些小排,和春笋一起“笃笃笃”地在汤锅里慢慢煨煮。“味道跟外婆做得一样鲜美,汤锅则让我忆起外婆的背影,以及童年无忧无虑的午后。”
“腌笃鲜没有‘神秘配方’,但要好吃,还是要讲究‘因时而食’,春天吃。”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”第五代传承人罗玉麟看来,“鲜”的前提是笋鲜、肉鲜,而好吃的关键在于火候和调味并重。简单来说,咸肉要酥,鲜肉要烂,笋子要嫩,汤色要浓,虽不额外添加调味,但因食材的原味经长时间焖炖被完全释放出来,口味醇厚而滑润,鲜美无比。
罗玉麟说,同一食材,不同火力和时长会使菜品呈现不同味道,这也是本帮菜的魅力所在。比如腌笃鲜的“笃”,其实用的是中火,因为如果用小火,无论汤汁的浓度还是味道的厚度都会欠一口气。再如,若是咸肉与鲜肉同时下锅,两者在口感上就会“南腔北调”,所以食材放入的先后也有讲究。腌笃鲜的味道好就好在符合了菜理中的“陈鲜互映”,经过陈制的食材与鲜品“各美其美”又“美美与共”,味感自然份外饱满。
“我时不时就去客人用餐的地方看看,发现不仅老上海喜欢腌笃鲜,上海的年轻人和外地游客,甚至外国游客都喜欢,很多人点。”罗玉麟将腌笃鲜的制作技艺做了改良,在保证口感的基础上缩短上菜时间。如今夏季的茭白、冬季的莴笋,都能替代春笋熬出那锅汤,不过要想记住江南一带春天的鲜美,还是要食春笋熬制的腌笃鲜。(完)
关键词:
相关新闻
- 【寻味中华|饮食】腌笃鲜:食过方知春之味
- 当前速看:后勤不给力!名记:因电力故障 所有人都被通知需要离开湖人主场
- 世界报道:探访大津巴布韦遗址
- 环球微动态丨盒马CEO侯毅:预制菜发展不可逆,好吃才是王道
- 缓解长江口通航压力,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首个标段开工
- 破千亿!一季度合肥重点楼宇营收出炉_每日头条
- 中超大连人vs沧州雄狮:众志成城展豪情;大连人能否在主场拿下雄狮?
- 美国2023年大规模枪击案达199起 近1.5万人死于枪支暴力 全球报资讯
- 悦心灵,护成长!四团镇开展“护苗行动”进校园活动
- 天天视点!洞口县古楼乡 “好茶”泡出富裕香 人均纯收入17870.8元
- 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有所回落 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
- 正统的2023年酿酒概念龙头股出炉(2023/5/9)
- 焦点关注:煮板栗怎么去皮和壳小妙招视频(煮板栗怎么去皮)
- 看热讯:加拿大要求中方一领事官员限期离境,我驻加使馆回应:将坚决反制
- 江中药业(600750)5月8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74.17万元|观察
- 短视频“擦边”、直播卖课,警惕非法荐股“变脸重生”
- 全球今日报丨蔚来汽车开通法务部官微,跟进特斯拉、理想等
- 当前热门:卡莱特(301391):5月8日北向资金增持2.52万股
- 热头条丨郭麒麟宋轶综艺节目_郭麒麟综艺节目有哪些
- 自留地与承包地赔偿一样吗_自留地和承包地的区别|当前热文
- 美丽河北 花开燕赵|张家口怀来:万亩海棠香满园
- 天天微资讯!华为马海旭:产品组合方案让伙伴研发效率更高、集成更简单、交付更容易
- 新天药业:目前销售数据已完全恢复至与年度业绩目标相匹配正常增长水平
- 辽宁:延续实施社会保险费惠企减负政策 全球热讯
